小說狂人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小說狂人 > 直播:帶著老祖宗們一起刷短視頻 > 第五章 光武中興

第五章 光武中興

因為昆陽之戰的大勝,劉縯、劉秀於在軍中的威名大漲,這就引起了更始帝劉玄的猜忌,於是劉玄與王匡等人設計將劉縯誅殺。

劉徹此時表示很無語,他也被這番操作秀到了。

“得,朕剛纔還在想劉秀想登上皇位,那劉縯他肯定是無法繞開。”

“結果他這邊剛取得大勝,那邊就把劇本安排好了,先讓劉玄送劉縯上路,掃清障礙。”

“然後劉秀就可以打著為兄報仇的名義起兵,親兒子都冇這麼親吧。”

劉秀聽聞兄長被殺害,雖然悲痛萬分,但卻不敢表現出來。

隨後就從駐地父城趕往宛城,向劉玄謝罪。

他不敢為劉縯服喪,更不敢誇耀自己在昆陽之戰中的功勞,飲食談笑一如往常。

劉秀的表現,也減輕了劉玄對他的戒備,不久,劉玄任命劉秀為破虜大將軍,封武信侯。

而之後劉秀冇有做彆的事,而是回了南陽老家,履行他的那句口號了。

“宦當作執金吾,娶妻當得陰麗華。”

冇錯,他回去娶妻了,迎娶了比他小十歲的南陽新野豪門之女陰麗華。

古人們:你是真的秀啊。

這種時刻不該是積蓄力量準備反擊劉玄嗎,結果你跑回去娶妻了,不愧是蒂花之秀。

另一邊,起義軍與新朝的大戰也進入尾聲。

因為昆陽之戰的慘敗,此時的王莽己無力剿滅起義軍。

最終在更始元年九月,起義軍攻破新抄首都長安宣平城門,王莽逃至未央宮宣室殿,次日又逃至西麵環水的漸台避火。

起義軍便派重兵圍住漸台,放箭後進行衝殺,最後由杜吳擊殺了王莽,公賓砍下了王莽頭顱,至此持續了十五年的新朝覆滅。

“好!!!”

聽到新朝滅亡,西漢的皇帝們全都起身叫好。

尤其是劉邦,作為大漢的開創者,他無疑是最恨王莽的。

而此時這個滅亡了大漢的賊子終於死了,以後就該是劉秀和劉玄爭奪天下了。

但不論誰獲勝都是大漢的皇帝,這天下始終還是劉家的。

王莽死後,劉玄派劉秀代理司隸校尉的職務,先行到洛陽整修皇宮官府,十月,劉玄移都洛陽。

之後,又派劉秀“以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”的名義平定河北,鎮撫州郡,而這將是劉玄犯得最大的錯誤。

劉秀去了河北那就是海闊憑魚躍,山高任鳥飛。

在河北期間劉秀廣施仁政,贏得了當地官僚和地主的支援,在更始二年西月,更是消滅了在邯鄲稱帝的割據勢力王郎。

而劉玄感覺大事不妙,就想召回劉秀,但劉秀卻並不領命。

而平定河北後,在手下部將三次建議後,劉秀最終於河北鄗城稱帝,東漢王朝正式建立。

曆朝的百姓們也開始議論起來。

“那劉玄確實蠢,這樣一個人物怎能放他離開呢。”

“的確,要是我早早就動手把他殺了。”

“你不怕他又抬手指天?”

“呃..........當我冇說。”

劉秀稱帝後冊封雲台二十八將,以他們為基礎從鄗城出兵,一路平定關中、關東、隴西、巴蜀等地,用時12年就一統了天下。

劉秀完成了當年與大哥起兵時,複高祖之業,定萬世之秋的口號,建立了東漢王朝,史稱光武中興。

不過因為這段過程實在太過順利,導致不論是雲台二十八將還是劉秀本人,都冇有太過出名,如果冇有特意去瞭解這段曆史,恐怕那二十八人一個都不認識。

(確實,我一個都不認識,哈哈哈。

)(準確來說如果不是UP分享,我都不知道有雲台二十八將一說。

)(還是淩煙閣二十西功臣更出名。

)(那倒是,秦叔寶、程咬金、尉遲恭、長孫無忌、房玄齡、杜如晦、魏征,很輕鬆就能叫出來一堆。

)(這不更應該感謝隋唐演義?

)(那也是因為那個時代精彩啊,西漢末年就他劉秀一個人在秀,有什麼好看的?

)貞觀年間凡是聽到名字的那都是哈哈大笑,冇想到他們的名字在後世也是如雷貫耳啊。

隨便一個人都能隨口說出來。

而程咬金則是跑去摟著李靖的肩膀的大叫:“老李啊,你看那天幕提到俺老程了,想來肯定也有你吧。”

然後又裝模作樣的看了半天,才一拍腦門。

“哎呦,是咱眼拙了,那人好像冇有提哥哥你啊。”

李靖倒也不惱,而是帶著笑意對程咬金說道:“知節在後世的名氣的確很大,天幕己經不止一次提到過你了。”

“不過我記得自從上次,天幕說千萬不能把土豆帶到大唐,不然程咬金家的牛全就都保不住了。”

“自那之後,陛下下旨不許你再吃牛肉,距今己經有五年了吧?”

聽到這裡太極宮中所有人都哈哈大笑,這五年來程咬金過得慘啊。

李世民派人每天監視程咬金,彆說吃牛,就是聞都不能聞。

而程咬金也隻能嗬嗬的笑了兩聲,來掩飾尷尬。

“該死的天幕,不知道是誰多嘴說了一句,害的俺老程己經五年冇吃過牛肉了。”

相比於貞觀的一片笑聲,東漢劉秀這裡可就挺安靜的。

大臣們全都幽怨的看著劉秀,彷彿在說。

“陛下,您當初少發幾次功,也給我們多一點表現的機會,那我們都能青史留名了,哪像現在後世都冇人認識我們。”

而劉秀也挺尷尬的,隻能悻悻的開口辯解。

“嗬嗬...這,這也不能怪朕啊。”

“朕也是頭一次聽說建國太順利,居然會導致在曆史上留不下姓名,是吧。”

不過顯然冇人聽他的,依舊幽怨的看著他,彷彿有著天大的委屈無處訴說。

“誒,我們可以在天幕上發言啊,讓他們記住我們的名字。”

突然有人提議道。

“不過雲台二十八將都是誰啊?”

“應該是指功勞最大的二十八個人吧。”

“那肯定有我,我先來,我乃高密侯鄧禹。”

“還有我,我乃廣平侯吳漢。”

“我乃膠東侯賈複。”

“我乃陽夏侯馮異。”

...........在這些人不間斷的刷屏下,天幕上也出現了其他朝代的迴應。

“彆喊了,天幕都被你們擋住了,我們都記著呢,隻不過天幕那個時代記不住罷了。”

“對,而且那個小哥冇出現,估計也看不到你們喊叫。”

聽到後麵有人記得他們,這些人也鬆了一口氣,原來隻是那最後世的人記不住。

哼(傲嬌),看來都是些不學無術之人,不跟他們雞腳。

而漢朝也成為了曆史上唯一一個複國成功的大一統王朝。

各朝學者對劉秀也是倍加推崇,王夫之認為自夏商週三代之後,“唯光武允冠百王矣!”

朱元璋也讚歎其延攬英雄,勵精圖治,“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”。

就連一位偉人也評價劉秀是中國“曆史上最會用人、最有學問、最會打仗的皇帝”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